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波蘭的歷史

區位

檢視較大的地圖
地圖:Google 地圖
絕對位置:北緯49°07' 與54°50'及東經14° 07' 與24° 08'間
相對位置:波蘭與7個國家接鄰,居歐洲的樞鈕地位,東與白                       俄羅斯及烏克蘭接壤,南與捷克、斯洛伐克相鄰,西                        與德國相接,北濱波羅的海海域,海岸線長524公里                        以上。

特色
波蘭在大約10世紀時形成,她的黃金歲月是在16世紀時,當時波蘭與立陶宛合併,成為歐洲的一個大國。在之後的一個世紀中,貴族勢力的增強與內部動亂削弱了國家的總體實力,導致了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羅斯、普魯士以及奧地利對波蘭的三次瓜分。19世紀時波蘭的大部分領土屬於俄國沙皇的疆土,但在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後波蘭在1918年11月取得獨立,成立了波蘭第二共和國。第二共和一直持續到1939年。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波蘭的領土被納粹德國和蘇聯分割占領,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納粹德國占領了波蘭全境。1944年,蘇聯支援的工人黨在海烏姆組成了全國人民代表會議,同年8月,爆發了華沙起義,1945年,蘇波軍隊解放了波蘭全境,並重新劃定了波蘭的東西部邊界。在二戰中,波蘭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大約有600萬波蘭軍人和平民在這場戰爭中喪生,在所有參戰國中若按人口比例來計算的話,波蘭是死傷最慘重的國家。1948年,波蘭統一工人黨成立,1952年,改國名為波蘭人民共和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冷戰期間,波蘭一直在內外政策上追隨蘇聯。可是經濟發展的滯後和社會民主的缺乏導致波蘭成為東歐國家中最動蕩的國家。1956年,發生波茲南事件,1970年和1980年也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罷工事件。1980年代波蘭的工人在動亂中形成了東歐第一個獨立的工會——團結工會(Solidarność)。工會逐漸取代波蘭統一工人黨,成為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1989年4月波蘭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確認團結工會合法化,決定實行總統制和議會民主。6月,舉行議會選舉,團結工會獲得了參議院99%的席位。1989年12月29日將波蘭人民共和國改名為波蘭共和國,稱為波蘭第三共和國。雖然波蘭在社會以及經濟人權標準方面有所退步,在其他人權方面卻有較大進步。政權更叠後的波蘭開始奉行親西方的政策,獲得了西方的大量援助。1999年波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3年6月波蘭舉行全民公決,決定加入歐洲聯盟。波蘭在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8%98%AD

沒有留言: